BTS超越K-pop樂迷,吸收了廣泛的音樂粉絲是明顯的事實,而如此凝聚的粉絲們,透過線上和線下將自己定義為BTS的粉絲而非K-pop樂迷,這是非常有趣的變化,最重要的是,這股趨勢是以美國市場為中心形成的。
代表「嘻哈偶像」和「敘事真實性」的BTS,其「脫離K-pop」的方法論,是從現有偶像產業目標,針對無國籍或多國籍的國際商品,所產生的重要進化。
這與YouTube和社群媒體等新媒體的特點相吻合,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國際「現象」,但BTS現象在人氣強度和本質上,與其他偶像具有根本性的差異,最重要的是這個現象不是以「病毒式傳播」,而是堅固的粉絲群為基礎,另外,從不同於以往「韓流」的層級,大規模吸取新聽眾的結果來看,也有必要與K-pop的人氣分開思考。
BTS是K-pop圈造就的組合,基本上也是倚靠K-pop樂迷成長的團體這點毋庸置疑,但在BTS首次於美國亮相的2014年後情況驟變,BTS超越K-pop樂迷,吸收了廣泛的音樂粉絲是明顯的事實,而如此凝聚的粉絲們,透過線上和線下將自己定義為BTS的粉絲而非K-pop樂迷,這是非常有趣的變化,最重要的是,這股趨勢是以美國市場為中心形成的。
透過BTS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和粉絲成長的歷史,可以更加理解這個背景。如同先前提到,BTS在2014年以新人團體的身分,參加了KCON,從粉絲見面會活動和表演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好評,以KCON舞臺為導火線的BTS人氣,經過隔年展開的全美巡迴演唱會,在美國國內廣泛擴大。
《花樣年華》作為中小型經紀公司所製作的專輯,首次登上《告示牌》排行榜,從這個時期開始,完全在美國當地媒體的實際關注和支援下大步邁進。一年後,在2017年舉行的BBMAs獲獎,並受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簡稱AMAs)邀請演出。美國主流音樂產業接連示好,帶有美國比韓國更早認定BTS現象的重要涵義,且某種意義上暗示其所有權在美國。
此外,隨著BTS於2018年再次受到BBMAs欽點為獲獎者,開始漸漸出現分析,認為他們在美國當地的知名度,已超越K-pop這個類型所能解釋的範疇。
為了解BTS取得「源自美國」成功的本質與其獨特性,就要關注2017年《LOVE YOURSELF 承'HER'》專輯前後,在美國K-pop社群內發生的一場爭論,也就是「BTS是不是K-pop」的爭論。
所謂「粉絲戰爭fan war」中,關於「誰更好」的舌戰,不僅在韓國,也經常在美國K-pop社群中發生,與其說有什麼特別的契機或原因,不如說是當時最有人氣的團體們,還有最大的粉絲群之間,以網路進行交流的混亂中,時而良好時而氣勢嚴峻地擴大戰線,但圍繞BTS的爭論從幾個方向來看,局面都非常獨特。
首先,該爭論並不是始於特定粉絲間的競爭,而是以K-pop論壇和推特為主,在K-pop樂迷和BTS粉絲間形成的戰線,雖然無法掌握確切的時間,但可以推測BTS在美國取得成功的前後,K-pop樂迷中,BTS的存在感開始提升,以社群媒體等為中心,他們和現有K-pop樂迷之間,就BTS音樂的本質差異展開舌戰。
當然這局面不單只是出自於樂迷間音樂喜好的差異,引發這場爭論最根本的原因,是BTS的成功怎麼看都是極其意外的,例如儘管不是瞄準美國而準備的組合,最終卻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團體;並非「三大」大型經紀公司的團體,卻登上《告示牌》排行榜,由此可推測,這全靠粉絲們的力量。
《WINGS》專輯以專輯榜第二十六名的紀錄重新書寫K-pop歷史的巨大成功,接著於2017年BBMAs中獲獎、AMAs的邀請演出,全都是BTS創下「特殊性」成就的案例。而且以這時期為中心,原本在K-pop樂迷中,用於類似玩笑或嘲弄的詞彙「BTS流行樂BTS-pop」,擁有了全新、正面的意義,A.R.M.Y的BTS流行樂宣言,在社群媒體和新聞網站Reddit、K-pop入口網站allkpop等傳播下,經常擴大為深入的音樂討論,隨著時間推移,性質也轉變為試圖將BTS與現有K-pop分開理解。
從一般人的觀點來看,可能會視為K-pop樂迷間常見的心理戰,當然,並不是所有歌手的粉絲都喜歡這種新分類或爭論,但這個現象暗示了在此前普遍被稱為「韓流粉絲」或「K-pop樂迷」的美國K-pop樂迷,產生了變化,這點非常有趣。
回顧一下K-pop正式圖謀世界市場的兩千年代中期後的情況,碰巧遇到各種K-pop部落格及線上雜誌如雨後春筍一般登場,還有透過社群媒體服務,而聲勢爆發性茁壯的美國K-pop粉絲團,他們在網路上經常被稱為「KPOPPER」的「多團粉絲」(指對k-pop有興趣,不單純只喜歡一個偶像團體的群眾)是主要特徵,廣義來看,他們可以視為「韓流粉絲」的一種,基本上擁有追電視劇、電影、音樂等韓國大眾文化的強烈喜好。
在音樂方面,則有持續支持自己「最愛成員bias」所在的團體,及其所屬經紀公司音樂的傾向。美國K-pop樂迷的「多團粉絲」傾向,是過去十多年來,一直在美國介紹包含K-pop等韓國大眾文化的Koreaboo、Soompi、allkpop等有力媒體的特性,也是經營K-pop的Reddit等一般社群留言板上常見的文化。
美國K-pop樂迷具有的「多團粉絲」傾向,不論在BTS登場前或後,都是支撐整個產業的主力,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在美國舉行的韓流慶典「KCON」的成長。
PSY〈江南Style〉掀起熱潮的2012年,網路韓流媒體Koreaboo和CJ首次策劃了這場活動,之後每年都創下顯著的成長,直到2018年光在洛杉磯就動員將近十萬名觀眾,形成名副其實的韓流慶典。這場活動包含住宿費、機票在內,每人支出超過兩百萬韓圜(約新台幣五萬多元),僅此一項飛躍性的成長,就足以確認全K-pop樂迷依舊如故的存在感,然而在這樣的情勢下,也能覺察到變化的細微徵兆,就是BTS現象和粉絲A.R.M.Y的出現。
儘管前面已提到BTS的成功具有特殊性,不過也感受到他們的粉絲A.R.M.Y超越現有的K-pop樂迷,走向新的粉絲型態,例如2016年KCON的現場氛圍,即使有眾多其他知名歌手團體出演,也彷彿是BTS的單獨演唱會般,尤其當時BTS尚未正式躋身明星行列,可以預想那時在美國,已經形成力量不輸現有K-pop樂迷的BTS粉絲團。
此後隨著BBMAs和AMAs等K-pop無法征服的舞臺,BTS的獨奏體制變得更加堅實,這樣的趨勢不只反映在現場人氣或排行榜的結果上,還表現在Google搜尋趨勢等大數據上,自2016年起,美國關於BTS的搜尋量開始超越「K-pop」這個關鍵字的搜尋量,而後出現高達六倍的差距,與同時期其他K-pop藝人相比,也能看出差距;另外,不僅K-pop,其他團體的搜尋量也同樣提升,可以看出兩種趨勢不一定會排他,一定程度上是各別存在的。
雖然最終BTS在美國市場的活躍度和粉絲群的擴大,與K-pop成長軌跡相似,但應該視他們為在獨特的「多團粉絲」文化間騰出空隙,開始走出自己的路線,同時也代表之前使用「韓流」這個關鍵字所解釋的K-pop研究,需要全新的觀點。
再回到必然的提問,BTS是如何吸引美國「A.R.M.Y」們的堅定支持?粉絲經常提出主張BTS「不同」的根據,就是音樂的獨創性,BTS的音樂顯然以美國流行音樂為基礎,卻在他們接觸的美國流行音樂,與現有K-pop間走出了不同的樣貌,其中也有人主張BTS的音樂相對帶有較濃烈的韓國色彩,或指出他們音樂中有K-pop偶像音樂中很難發現的「忿恨」和「悲傷」情緒、對「青春」的談論,甚至是對社會和世態的批判,還有則是歌詞和態度的真實性。
美國BTS粉絲描繪BTS音樂時,喜歡使用「genuine(真誠的)」、「authentic(具有真實性)」、「raw(未加工)」等辭彙,他們一致認為這是與現有K-pop偶像音樂的重要區別。對音樂的判斷當然是主觀的,很難只透過作品就能確認藝術家的真心,但只要是仔細聆聽他們的音樂和歌詞,便能認同這些想法,他們主張BTS的區別不是從音樂這個結果,而是可以在過程和態度中尋得。
前面多次提及,BTS是K-pop偶像團體中,極少數能積極反映成員們個人觀點的組合,他們一起參與作曲工作,將自身感受到的生活如實寫入歌詞等態度,滿足了嘻哈或放克等流行音樂,在藝術家本質必備的要件「真實性」。現有K-pop偶像音樂主要以多
種類型作曲家們的音樂創作營方式製作,反之,BTS的音樂由Big Hit製作人團隊,和BTS成員們同甘共苦緊密創作。BTS身為非主流,既不是K-pop產業的主流,也不是出身於所謂三大經紀公司,這點也是賦予他們音樂意義與差異化的間接因素。
在主流K-pop的權力下,BTS是相對未能受到矚目的非主流樂團,這個獨特位置如實反映在音樂上,對於尤其執著於音樂訊息和真實性的美國大眾來說,BTS提供了K-pop偶像意想不到的一面,為粉絲們帶來一種自豪感,這樣的自豪感成為粉絲自發活動的重要動機。
主張或同意BTS流行音樂和K-pop不同的一部分人,開始逐漸有意識地將自己劃分成非K-pop樂迷,他們對K-pop尤其是對整個偶像音樂毫無興趣、有時還表現出否定態度。
自從2014年BTS於美國登場後,在各種K-pop相關的慶典或表演中,與BTS粉絲們見面交談時,經常聽到的反應之一是「雖然喜歡BTS,但未曾喜歡過其他K-pop偶像音樂」,這對一直將以「多團粉絲」為主的韓流粉絲,和K-pop粉絲劃上等號的我而言,不得不說是個相當震驚的變化。
事實上我之所以更留心這種變化趨勢,是因為抱持著一個疑問,不知道這是否能代表美國K-pop粉絲的變化。
目前為止的K-pop全球化與在地化,一直將「韓流」假定為大架構,並將K-pop的人氣視為子概念,新聞界和學術界也抱持這個共同觀點,在相當程度上仍是有效的分析架構,這樣的分析之所以無法避免,是因為基本上韓國文化的消費,在美國僅占非常微小的比例,是針對所謂的「狂熱」粉絲而非一般大眾,但BTS的成功超越了K-pop這類型的影響力,隨著他們一起擴張的粉絲活躍的影響力,也說明了必須重新調整現今對於K-pop的觀點。
在此將全球K-pop粉絲的歷史縮小至北美市場。在K-pop正式登陸美國之前,也就是到兩千年初期為止,K-pop粉絲主要是以拖網式與韓裔或亞裔美國群體建立連結,大部分都具有極度狂熱的傾向,其中還有許多從J-pop移轉而來的白人粉絲,他們是主要沉醉於亞洲文化或語言等所謂亞洲文化的「狂熱分子」。
但2005年YouTube成立後,K-pop粉絲跨越亞洲或部分狂熱白人,結合黑人、拉丁美洲人等人種全方位迅速擴大,這之中有不少人對K-pop毫不關心,或是不熟悉韓國文化,對他們來說,其本意並不是以K-pop的類型消費BTS,而是能夠與他們所喜歡的本國流行巨星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和1世代(One Direction)等並列的另一名流行巨星。
如果摒除K-pop一詞帶來的錯覺、韓國音樂家此一範疇給人的既定印象,就可以明白這之間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走向。
BTS的登場與成功是K-pop粉絲分化的重要催化劑,從這點來看是另一次革命。長期以來看成同一類型的K-pop偶像粉絲,透過BTS現象所引發市場的擴大、人種的多元化、在主流市場的成功等,首次出現具有意義的分化局面,依此請求對K-pop粉絲概念的界定,進行根本性修改的可能性逐漸提高。
雖然形成K-pop圈,但BTS並未遵循此公式的成功,以及從K-pop「多團粉絲」中獨立出BTS流行樂的新方向性,日後分析K-pop產業策略將需要新的觀點。最終,BTS現象似乎也暗示了K-pop的未來,有機會轉變為不拘泥於K-pop這一範疇的「個體化」,和「脫離韓國」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