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來自菲律賓的收藏家耗資300萬歐元買下這對恐龍化石 (Image: Stephane De Sakutin/AFP)
恐龍化石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歸功於亞洲新一代低調、富有的收藏家。
在新加玻高檔的上湯申區域,一條安靜、綠樹成蔭的街道上,有棟看似傳統的家庭住宅,但任何經過它門前的人都會大吃一驚,以為自己誤入了侏羅紀公園。
「我收藏了1,000多種化石。」新加坡伊甸園戰略研究所(Eden Strategy Institute)合夥人Calvin Chu說道。他的餐桌旁擺了一隻極為龐大、長達十公尺的傾齒龍頭骨,傾齒龍是史前海生爬行動物,外觀狀似鯨魚和鱷魚之間的物種。一排排特製的櫥櫃中還擺放著其他化石藝術品,包括一顆暴龍牙齒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一顆44億年前的石頭。
「有些收藏家會為了『收服』到史前巨獸而感到驕傲。」Chu表示,「但對我來說,立於一個巨大恐龍或是兇猛的古代獵食者之前,我不僅感到謙卑,也體悟到我們每天在處理的日常瑣事有多麼微不足道。我猜天文學家在研究廣袤的星際太空時,應該也是感到如此渺小。」
拍賣行員工在一場由薩默斯廣場拍賣行( Summers Place Auction House)舉辦的化石拍賣會前,準備始祖馬(eohippus)的標本。(Photo: Dan Kitwood/Getty Images)
Chu並不是唯一一個如此迷戀恐龍的人,化石收藏的商機正在蓬勃發展,隨著買家們在拍賣會和藝廊中爭奪頂級標本,化石的收藏價格急遽上漲,好萊塢化石迷Nicolas Cage和Leonardo DiCaprio,都曾因高價的化石交易而登上新聞。然而,多數出手闊綽的收藏家都來自亞洲的中國、香港、台灣、泰國、新加玻、印尼和菲律賓,這些低調神秘的鑑賞家們,於過去十年中,已經在化石收藏上砸下了數千萬美元。
這些「瘋狂亞洲富豪」的收藏不容小覷。新加玻一位收藏家的客廳裡,擺放了一隻他相當引以為傲的長毛象象牙;香港一位恐龍迷謠傳收了一隻翼手龍;台灣一位極為狂熱的恐龍迷擁有一個巨大的鴨嘴原櫛龍頭骨,長11公尺,大約是兩輛汽車的長度。以上僅列舉其中一些例子。
今年十月,另一件更大的化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佳士得拍賣上一位競標者,以3,200萬美元(約九億多台幣)標下一個擁有6,700萬年歷史的暴龍,打破歷史交易紀錄。這隻名為Stan的恐龍身高約四公尺,從鼻子到尾巴的長度超過12公尺,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暴龍骨架之一,牠的骨骼已經被複製了數十次,分別展示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東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和其他許多展覽機構中,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廣為展示的一隻恐龍。直至截稿時,Stan的新主人仍為匿名,因此牠的骨架最終將運往何處仍屬未知。
不同於從小就開始收藏恐龍化石的Chu,許多化石愛好者是經由藝術或其他收藏品的領域「轉行」進入恐龍的世界。「收藏家開始厭倦了紅酒、手錶或超跑,他們轉而在化石的世界裡找到新的樂趣。」Chu說道。
佳士得選擇在一場「20世紀繪畫和雕塑」的拍賣會上出售Stan,而不是專門出售自然歷史物件的拍賣會。Stan是46件作品中唯一的化石,其他作品包括塞尚(Cézanne)的水彩畫、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陰沈憂鬱的畫作和幾幅畢卡索(Picassos)的作品。
今年十月,巴黎的拍賣會上以300萬歐元售出了一個十公尺長的異龍化石,它是暴龍體型較小的近親(Photo: Image Thomas Coex/AFP)
「其中一些作品具有超越『類別』的能力。」佳士得科學及自然歷史類別的負責人James Hyslop說道。
倫敦藝術、古董與化石藝廊ArtAncient的總監Costas Paraskevaides也表示同意。「把這些刺激的作品收集起來,和其他傳統藝術作品並置在一起,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Costas Paraskevaides說道。他開始在藝術博覽會上展示和出售化石,2019年的斐列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上,ArtAncient就將暴龍牙齒賣給了剛踏入自然歷史領域的當代藝術收藏家。
收藏家紛紛開始在他們的維拉斯奎茲(Velazquez)畫作旁掛上一隻迅猛龍,或是用一隻粱龍來搭配英國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的作品。「自然歷史和藝術市場上的其他形式作品,有著悠久而豐富的連結。這股並置的風潮最早起源於歐洲的珍奇品收藏室(kunstkammer),近來則有復興的跡象。」佳士得專家James Hyslop表示。這些16、17世紀在歐洲貴族和皇室間盛行的藝術收藏方式,融合了藝術、古董、化石和家具,兼容並蓄。
如今,收藏家們一方面開始拓展奇珍異品的收藏範圍,另一方面則開始尋求具有「展現實力」意味的標本。「我觀察到近來商人和公司行號,傾向於投資一件經典、標誌性的標本,比起收藏的價值,它們的作用更主要是用來展示給公司客戶看。」
佳士得科學及自然歷史類別的負責人James Hyslop (Photo: Oli Scarff/Getty Images)
這波化石熱潮可以透過拍賣交易紀錄來印證。當佳士得於2012年、2013年首度發展自然歷史部門時,該年度的部門銷售總額落在十萬英鎊左右,到了2019年,佳士得在自然歷史部門的銷售總額已經超過250萬英鎊。蘇富比在1997年以83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一隻暴龍,而2020年售出的Stan價格則上漲了超過三倍。2010年,蘇富比以不到130萬歐元的價格出售了一隻異龍的完整骨架——牠是暴龍體型較小的近親;今年十月,巴黎Binoche et Giquello拍賣行則以300萬歐元售出了一個類似的化石。
這幾年來,Binoche et Giquello已經陸續將多種恐龍化石出售給亞洲的買家。「我們在2017年賣出的三角龍頭骨,是由一位擁有大型連鎖酒店的中國富商買下,現在這個物件成了中國溫泉酒店大廳正中央的展示物。」布魯塞爾藝術與化石藝廊Art Sablon的共同創辦人Iacopo Briano說道,他是Binoche et Giquello自然歷史藏品交易的諮商師。2018年,一位來自菲律賓的收藏家,花費約300萬歐元買下一對正在打鬥的長頸草食梁龍和肉食異龍化石。
Iacopo Briano長期為亞洲的收藏家提供諮詢。「一開始是在2008年到2014年期間,我為一名居住在印尼泗水的華裔商人提供諮詢服務,我為他策劃了一棟巨型化石收藏館。」同時他也補充,泰國有個家族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收藏,並已出售了精美的標本給中國和台灣的買家。「中國將成為富有收藏家的最大集散地。」Iacopo Briano表示。
James Hyslop注意到了該地區的另一個趨勢:「亞洲自然歷史收藏家的年齡層似乎比美國和歐洲買家還要年輕。」他說道,並表示日本和南韓也開始出現活躍的買家。
許多化石收藏家行事相當低調,因為這些稀有文物的交易具有一定爭議性,例如在Stan的交易後,即有許多古生物學家和博物館策展人紛紛出面表示擔憂,他們認為這種稀有恐龍——有史以來最完整的暴龍骨骼,將無法發揮其科學價值。每當拍賣會上有化石售出,出售條件中很少會規定買家必須將此珍稀古物出借給科學研究或作公開展示之用。
越喊越高的化石天價也令人堪憂,部分原因是它超出了多數博物館能夠承擔的範圍,另一方面是科學家相信這些金錢可以有更好的用途,像是贊助學術研究乃至公眾受益等等。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古生物學家暨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副教授David Evans就曾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根據計算,如果將這3,200萬美元以每年4%的投資報酬率來看,它可以資助一年超過80個科學遠征隊伍,進行六週的完整探勘研究。想想看有了這樣的資源,我們可以挖掘出多少驚人的標本?」
2017年,一個三角龍頭骨由中國收藏家以20萬歐元買下。
雖然我們還不確定Stan的擁有者是否會將化石出借給博物館或科學家,但其他收藏家們正在努力分享他們的收藏。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是位在中國山東的天宇自然博物館,由金礦大亨鄭曉廷創辦;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以已故採礦工程師、地質學家和慈善家許士芬為名,他曾將豐富的岩石、礦物和化石收藏捐給該大學以作研究使用,並據此成立了香港第一個地質博物館。
Chu創立了一個新加坡化石收藏組織,專門籌備化石展覽和舉辦化石愛好者之間的交流聚會,該組織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支持下,Chu和其他收藏家開始帶著他們的化石到全國各省的學校巡迴展示。「我把這個視為我的責任,利用這個移動式自然歷史博物館,為學生們介紹古生物學、化石收藏的藝術和自然的奇幻與奧妙。」Chu說道,「新加坡的教育體系非常著重『STEM』(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但我們長久忽略了自然歷史的重要性。我也將我的部分收藏出借給新加坡科學館(Science Centre Singapore)和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展出。」
Stan的頭骨被認為是有史以來保存最完好的暴龍頭骨。
在Chu的所有收藏中,雖然沒有暴龍大小的藏品,但卻有不少珍稀品項,「如果有一天能收集到巨大的暴龍骨骸當然很棒。」Chu開玩笑道,「我最稀有的化石之一來自哈薩克,它是一個七〇年代俄羅斯和德國聯合遠征隊發現的暴龍下顎。」Chu說道,「它的來歷很有趣:直到柏林圍牆倒塌之前,這個化石都在莫斯科博物館(Moscow Museum)的一位古生物學家手中,後來被賣給一位瑞士收藏家,然後輾轉落到比利時的標本製作人員手上,我從他手上買下了這個化石。後來我也向世界知名的暴龍研究機構聯繫,檢查這個標本是否具有公開分享的科學研究價值,但不幸的是,這個標本並不能進一步提供科學研究所需的資訊細節。」Chu還收藏了一個世界上最大劍齒虎——巨型短劍虎的骨架,以及一個完整的、蜷縮成睡姿的迅猛龍化石。
接受訪問的當下,Chu並未積極尋找任何特定的化石。「我必須承認,即便我已經相當滿足於收藏裡的上百種標本,但還是會定期關注化石市場的動向,看看有哪些重大的新發現出土。」而當Chu真的發現一些特別的東西時,他仍舊會像小孩看到新玩具一樣感到興奮與期待。「不同於其他的物質收藏,每個化石在這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Chu說道,「當你看著一塊化石,你會因為自己正凝視著一種古老的生命形式而感到驚奇。」